海岛支教播种子 双向育人显效
——“蔚蓝师语,服务南疆基础教育”社会实践品牌项目
蔚蓝师语,服务南疆基础教育”志愿服务实践团队(以下简称“蔚蓝师语”)是琼台师范学院着力打造的优秀志愿服务品牌,旨在满足永兴岛上驻岛军民子女的托管服务和提升综合素质需求。项目自2018 年组建至今已顺利开办 4 期,4 年来,蔚蓝师语支教团队共计派出 40 余名志愿者和 10 名指导教师,围绕“赓续红色基因、扎根绿色大地、驻守蓝色海洋”三个主题,开设有舞蹈、美术、朗诵、手工、绘画、音乐等多种特色艺术课程,累计服务 290 余人次。学生们的年龄跨度从 3 岁到 13 岁不等,教学对象来源多元化,支教团队以理想信念教育养成和课外兴趣培养为主实施混龄教育,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寓教于乐。
经过四年的积淀,“蔚蓝师语”作为琼台师范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品牌项目,曾获 2018 年全国暑期“三下乡”优秀社会实践团队,2018 年、2019 年连续两年荣获省级优秀团队表彰。2019 年项目组作品《海洋强国政策下,实现三沙边远海岛特色教育模式建构研究》荣获第九届“挑战杯”海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实践团队自开展活动以来受到三沙卫视、南海网、中青报等官方主流媒体报道, 社会服务成效显著,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一)“海岛支教”彰显责任担当,铸造实践育人团队
永兴学校地处祖国南疆,兼具“三区学校”和“海岛学校”特色, “海岛支教”的社会实践是最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支教团队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服务南海基础教育,用实际行动践行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在永兴岛军警民坚守南疆的奉献精神中接受洗礼和教育。支教结束后,大大增强了支教学生的家国情怀,坚定了他们从事教育事业的信念,彰显了“海岛支教”的育人实效。
(二)践行“三色育人”,构建鲜明实践育人特色
琼台师范学院在长期育人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传承红色基因育新人、扎根绿色大地办教育,强化蓝色海洋铸国魂”为代表的“三色育人”特色。“蔚蓝师语”将“三色教育”融入到永兴学校整个支教过程中。2021 年适逢建党一百周年,“蔚蓝师语”专门开设了“红色基因传承”的红色主题教育子项目,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合于各类艺术教育中,如围绕“学习雷锋”主题,引导孩子们认识雷锋叔叔、为雷锋叔叔画像,学习雷锋叔叔开展助人互助活动;绘本课支教教师向孩子们讲述红色故事;舞蹈课的支教老师是我院“红剧”《光耀琼崖》的参演学生,她将“红剧”中的琼崖革命故事讲述和演绎给孩子们,并带着孩子们一起学习其中一段简单的舞蹈动作,让孩子们在舞蹈的学习中浸润红色文化。在永兴学校的三尺讲台之上,“蔚蓝师语”支教师生以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搭建起文化精神的桥梁,增强了文化自信,赓续了红色血脉。
(三)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探索“学校-家庭-部队”共育模式
永兴学校因生源特殊,存在流动性大、教育资源少、教育连续性不强的特点,同时驻岛军警民及三沙市工作人员长久驻扎,其子女很多在暑期登岛,针对这一特点,项目组逐步摸索培育出“学校-家庭-部队”共育模式,引导渔民、军人、机关工作人员等不同职业的家长及部门发挥教育引领作用,共同参与实践育人,强化热爱祖国、热爱海洋领土的爱国主义教育,学习海岛生活技能,共同探索出海岛特色文化教育模式。
(四)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厚植无私奉献精神
“蔚蓝师语”志愿支教团队是第一个在永兴岛开展拥军共建主题活动的支教团队,深入一线共建军民文化艺术生活。支教活动内容丰富、节奏紧凑、秩序井然,高强度的团队支教工作锻炼了团队成员协作能力,大学生们也充分领会了驻岛军警部队为祖国守好南大门的实干担当精神,感受到了三沙人民爱党爱国爱家爱海洋的家国情怀,感知三沙人矢志不渝建设海岛的奉献精神。志愿服务实践育人,调动了大学生积极参与海岛支教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挥洒志愿服务热情,为祖国南疆建设贡献青春力量,在三沙援建中实现“强国有我”。

图1-志愿服务暑期兴趣班(2019年)

图2-志愿服务暑期兴趣班(2021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