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方面,我校教师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邱龙升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宋金韵书古文研究”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字源识字教学在小学识字教学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局限性;字源与字理的关系;传统“六书”的构形分析与字源教学的互证研究;字源识字教学与汉字学的关系;字源识字教学的应用推广。目前已经发表一系列论文,即将出版专著《汉字学与字源识字教学》和面向中小学教师及学生的普及读物《字源识字读本》。《字源识字读本》从3500个常用字中挑选500个最常用字,分独体字和合体字两类,对这批汉字进行字源字理分析从甲晋文至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含简化字),将其从古文字到今文字的字形演变序列排列出来,用浅显易懂、言简意赅的语言进行阐释说明。该书的用途就是普及汉字的字源教学,也为今后的小学语文教材编写提供借鉴和字例参考。
我校语言文字研究团队成员承担与语言文字相关的省级科研与教改项目47项,在《中国文字研究》《中国文字学报》《汉语史与汉藏语研究》《语言规划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8篇,出版专著26部,开发拼音之家教学辅助软件V1.0并获得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
研究主要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语言文字理论研究,代表性成果有专著《<五音集韵>重文考辨》《现代汉语语言学理论研究》《基于实用视角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社会语言学视阈下的媒体语言》《中国古代岭南地区的海洋文学研究》和论文《<五音集韵>构形特殊的异体字》《汉字字形修辞刍议》《1640年代至1950年代初海南民间地契中的俗字初探》《云南金平傣文语音的规范化问题》等。其中邱龙升教授的专著《<五音集韵>重文考辨》荣获第十一次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第二类是语言文字教学研究,代表性成果有教育厅教改项目“基于智能云教学时代的海南高师教师语言课程教学模式变革研究”“‘五育并举’背景下小学教育专业教学语言体系创新研究”,论文《海南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发展模式的转型研究》《应用型本科专业阅读与写作能力培养与课程一体化建构研究》,专著《书法教学审美培养之分析》《大学书法技法新论》等。
第三类是海南自贸港背景下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代表性论文有《语言安全视角下海南普通话推广的若干思考》《语言全域传播:海南语言规划研究的新思路初探》《海口南渡江以东新区命名的学术反思》等。